生物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系统
[产品描述]
该系统采用生物气溶胶收集器,将空气中的新冠冠状病毒颗粒直接收集到与检测芯片匹配的收集管中。检测芯片放入病原体核酸分析仪后,可自动完成核酸的提取、扩增和分析。实现真正的 “样品进-结果出” 型高灵敏度核酸检测。
[产品优势]
- 具有基于改性滤纸的高效核酸提取和浓缩、多引物等温扩增和全封闭微流控芯片的创新技术;
- 为20个病毒/ml,而常规方法为200个病毒/ml;
- 测试时间为40分钟;
- 全封闭卡盒设计,无污染;
- 操作简单,过程自动化。
什么是气溶胶传输
气溶胶是一种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其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气溶胶传播是指含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混合,剩余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由失去水分的细胞核组成,形成飞沫核,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向远处漂浮,造成远距离传播。
|
![]() |
直接传输
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飞沫和直接吸入呼出气体引起的感染。
![]() |
气溶胶传输
液滴在空气中混合形成气溶胶,吸入后会引起感染。
![]() |
接触传输
液滴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受污染的手后,它们会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粘膜,从而导致感染。 ![]() |
气溶胶传输
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飞沫通常指大于100微米的液滴,100微米的液滴会在2米内落到地面,
而小于100微米的液滴可以统称为气溶胶颗粒,它可以在空气中存在几秒钟到几小时。
2021年4月19日,《柳叶刀》杂志发表评论文章,重点介绍了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的10个科学理由
传播示意图
当患者a打喷嚏且不戴口罩时,大直径的液滴可以在2米内扩散到B,使他很快被感染,而长距离的c则不受影响。 ![]() |
大颗粒开始沉降,气溶胶开始扩散,C不受影响。
![]() |
气溶胶进一步扩散,大颗粒沉积在地面上,气溶胶扩散到一定距离,最后吸入C。
![]() |
香港疫情的源头: 防疫酒店的交叉传染事故
10人在中国广州的一家餐厅用餐,三个家庭围坐在三张不同的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非常近。 家人最近刚从武汉回来,坐在餐桌旁的住户之间没有接触,也没有与明显传播途径的受污染表面 (污染物) 接触。 结论:空气中携带的感染性颗粒可能是病毒传播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