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刘鹏,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2009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生物工程博士学位,2010-2012 年在美国 Sandia 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 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任教。一直致力于利用微流控技术实现重大疾病诊断和法医、环境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具有环境、化学、生物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及产业化背景。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微流控技术开发了全集成自动化法医 DNA 检验仪,实现在犯罪现场对 DNA 的快速自动化检测,研究得到 MIT Technology Review 报道。在临床分子诊断领域,开发了全新的“三维可拓展”微流控设计平台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液体活检”等高度复杂分析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在疫情防控期间,基于此技术成功开发了一体化自助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手持卡盒,该卡盒无需外部仪器仍可实现30分钟内对新冠病毒的高灵敏核酸检测。
李寅青
李寅青,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6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016.2 - 2018.1在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药学院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2016.2至今担任麻省理工学院,McGovern 脑研究所Associate成员,2018.2至今担任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同年3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成员及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成员。发表SCI文章1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2013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优秀学生称号和奖金,2016获瑞典韦勒-格林科学研究基金会Wenner-Gren Fellowship 基金,同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自费留学生特别优秀奖 ”(全球 10 人),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8年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35岁以下杰出创新人才,2020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李寅青
李寅青,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6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016.2 - 2018.1在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药学院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2016.2至今担任麻省理工学院,McGovern 脑研究所Associate成员,2018.2至今担任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同年3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成员及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成员。发表SCI文章1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2013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优秀学生称号和奖金,2016获瑞典韦勒-格林科学研究基金会Wenner-Gren Fellowship 基金,同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自费留学生特别优秀奖”(全球 10 人),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8年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35岁以下杰出创新人才,2020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